【重點學習】
- 針刺治療法是應用金屬製作的針具來刺激身體特定穴位,通過經絡的作用,以調節人體氣血,進而達到症狀改善及疾病治療的目的。
- 有心律不整、裝有心臟節律器、心臟病、發燒、血壓不穩、中風、癲癇、其他腦部病變、糖尿病、血液相關疾病、精神狀態不穩或懷孕請事先告知醫師。
- 執行針灸前,請勿空腹,容易造成暈針等不適。
- 針刺的部位如有酸、脹、重麻感屬針感,可採局部按或拍打3-5分鐘即可緩解此現象。
- 針刺完針刺部位4小時內不可淋濕或碰水避免感染。
ㄧ、目的:
病人能了解針刺治療前、後應注意之事項,以減少產生不安與恐懼,且於返家後若產生不適使能達到自我照顧之能力。
二、針刺適應症:
針刺治療的範圍很廣,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實證等級的適應症列舉如下:
- 神經內科系統疾病:中風、頭痛、偏頭痛、顏面神經痛、顏面肌疾患(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
- 運動系統疾病:
- 頸肌痛:頸部扭傷及拉傷。
- 肩胛及臂肌肉痛(五十肩):臂神經叢病灶、關節痛,肩部、上臂、肩部粘連囊炎(五十肩)、肩鎖關節韌帶之扭傷及拉傷、肩及上臂扭傷及拉傷。
- 背肌痛:背部扭傷及拉傷、關節粘連性脊椎炎、背痛。
- 肌痛:肋間神經痛、神經根及神經叢疾患、肌膜炎。
- 腰肌痛:脊椎之病變、腰部椎間盤移位、腰痛、尾骨疾患、肌肉痙攣、筋膜症候群、腰部扭傷及拉傷、尾部扭傷及拉傷。
- 腓腸肌痙攣:肌肉損耗及廢用性萎縮。
- 關節強直及緊縮。
- 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病、創傷性關節病變、多發性關節病變或多發性關節炎、關節病變、臏骨軟骨之軟化、膝內部障礙、關節痛、外側上踝炎(網球肘)。
- 呼吸系統:
- 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咽喉痛)、急或慢性支氣管炎。
- 支氣管哮喘。
-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 腸胃系統:
- 胃脘痛:急、慢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消化性潰瘍、胃炎、胃炎及十二指腸炎。
- 嘔吐:賁門鬆弛不能及賁門痙攣、食道疾病、習慣性嘔吐、消化不良及其他胃功能障礙、麻痺性腸阻塞、打嗝。
- 便秘。
- 泄瀉:感染性大腸炎,腸炎及胃腸炎、大腸局部性腸炎、非傳染性胃腸炎及大腸炎、激躁性結腸症、其他手術後之功能性障礙、功能性腹瀉、腸吸收不良症。脫肛。
- 泌尿生殖系統:
- 慢性腎炎
- 陽痿
- 遺精
- 婦科疾病:
- 經前緊張症候群
- 月經不調、痛經
- 功能性子宮出血
- 白帶
- 子宮脫垂
- 妊娠嘔吐
- 子癇症
- 閉經
- 五官科系統疾病:
- 鼻炎
- 鼻咽炎及鼻竇炎
- 過敏性鼻炎
- 牙痛
三、執行方法
- 針刺治療法是應用金屬製作的針具來刺激身體特定穴位,通過經絡的作用,以調節人體氣血,進而達到症狀改善及疾病治療的目的。
- 由醫師選定穴位後選擇適宜的毫針,在穴位上用酒精棉片局部消毒,刺入病人的腧穴部位,局部有酸重脹麻的感覺。
- 留針時間約15至20分鐘後起針,依病人情況不同調整。
四、注意事項:
- 治療前:
- 有心律不整、裝有心臟節律器、心臟病、發燒、血壓不穩、中風、癲癇、其他腦部病變、糖尿病、血液相關疾病、精神狀態不穩或懷孕請事先告知醫師。
- 病人宜穿寬鬆衣服。
- 執行針灸前,請勿空腹,疲勞、有酒精及金屬過敏者、高度緊張或身體有任何不適時,請先告知醫師或護理師
- 治療中:
- 針刺之後若有不適的情形:如頭暈、噁心、嘔吐、冒冷汗、心悸等,應立即通知醫師及護理師。
- 針刺後留置15-20分,期間不宜改變姿勢,以防針脫落。
- 治療後:
- 針刺部位,4小時內不可淋濕及碰水,且需要保持清潔、乾燥,以防任何可能的感染。
- 若發生皮下出血或有血腫,請告知醫護人員處理,按壓五分鐘以上即可,幾天後會自行消失。
- 針刺部位若發生腫脹,可局部壓迫消腫並配合熱敷即可。
- 針刺的部位不宜揉搓,以免瘀血。
- 針刺的部位如有酸、脹、重麻感屬針感,可採局部按或拍打3-5分鐘即可緩解此現象。
- 針刺部位若有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應告知醫護人員。
五、結論:
經絡是疾病的反應系統,當針刺治療刺激於穴位點時,可透過針刺激發人體抗病能力,來調整身體使達到治療的目的。
六、參考資料:
- Baumler, P., Zhang, W., Stubinger, T., & Irnich, D. (2021). Acupuncture-related adverse even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ie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Open, 11(9), 1-18. https://doi.org/10.1136/bmjopen-
- 2020-045961
- 黃月順.(2019).鈹針微創療法.中醫鍼灸學雜誌,7(1),167-173。https://doi.org/10.6528/CAMS.201912_7(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