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治療部位上的記號線,請保持藍色線及膠紙之清楚與完整,洗澡時,治療記號線不可塗抹肥皂或搓洗,以免洗掉,請勿自行劃線或貼膠紙。
- 治療時的姿勢,請遵照放射師的指示,並請每次治療時都保持固定姿勢,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 放射線治療時,照射部位不會有疼痛的感覺。
- 治療中請儘量多攝取營養均衡的新鮮食物,避免易產氣食物,如豆類、瓜類、十字花科蔬菜、青椒、洋蔥、牛奶及相關奶製品。
- 治療期間若有倦怠、噁心或食慾不振等,宜多休息多攝取營養,並告知醫師。
一、治療前注意事項
- 治療前要做常規抽血檢查,空腹8小時,若有慢性處方藥物,需服用降血糖藥物者,請於當天暫停服用,降血壓藥可配少量水服用。
- 在執行放射治療前,醫師會視需要安排製作固定身體姿勢模型及電腦斷層定位掃描,以確保治療時姿勢的一致性及治療的準確,約半小時(不含排隊等候時間)。
- 治療次數依病情決定,常見為5次或25-28次,每天一次,每週一至五治療,週末及假日則不治療(若遇特殊狀況,如颱風、連續假日或機器故障,則另行通知)。
- 初次治療當日請依建議時間報到,初次治療約需1~2小時,第二次 (含)以後治療時間將於初次治療後由放射治療師安排固定時間,爾後每次治療依機器不同,所需治療時間如下:
- 銳速刀(直線加速器):約15分鐘(不含排隊等候時間)。
- 螺旋刀(影像導引斷層式放射治療技術):約30-40分鐘(不含排隊等候時間)。
- 電腦刀:約1-2小時(不含排隊等候時間)。
- 每次治療時,請遵照醫師的指示,保持相同姿勢及治療前步驟(如喝水、上廁所等),不需再空腹或打顯影劑。
- 基本治療費用有健保給付,若選擇自費項目則需自行負擔差價。
- 治療前務必依醫護人員指引至營養諮詢室,由營養師提供飲食建議。
- 治療中請儘量多攝取營養均衡的新鮮食物,避免易產氣食物,如豆類、瓜類、十字花科蔬菜、青椒、洋蔥、牛奶及相關奶製品。
- 治療時請穿著寬鬆、棉質貼身衣物,不要穿太緊身衣物,以減少治療部位皮膚受到刺激。
- 放射線治療時,類似照X光,不會有感覺。
- 請填寫詳細個人及家庭背景資料表,以便必要時聯繫,及往後追蹤連絡。
- 治療室機器運轉需維持較低室溫(20~30℃),若您覺得寒冷,來院時請攜帶外套,治療時請告知技術人員添加毛巾被。治療時偶有機器運轉聲音乃屬正常,請勿擔心。
- 治療中保持全身不動,若有身體不適,先大聲通知放射治療師,若無法出聲,再大力揮手告知。
二、治療期間注意事項
- 在治療部位上所劃之記號線,請保持線及膠紙之清楚與完整,洗澡時,膠紙處不可塗抹肥皂、搓洗或水柱直沖;如有不清楚或脫落,請告知放射治療師或醫師處理,請勿自行劃線或貼膠紙。
- 回診請隨身攜帶健保卡,便利作業。
- 每週定期需到醫師診間評估,治療期間不必自行掛號。
- 治療期間有不適症狀,請詳實記錄,以利副作用處理,於上班時間到門診大樓前棟五樓2501~2507診間,請護理師 連絡醫師。
- 每次門診前務必插健保IC卡,量身高、體重、血壓及疼痛指數,注意營養攝取攝取,若一週內體重變化超過二公斤,請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必要時再轉介至營養諮詢室。
- 若臨時有事不能依約前來治療時,請及早與治療室連絡,電話(04)23592525轉5640、5641、5642或5648,請儘量避免擅自中斷治療。
- 治療期間若有倦怠、噁心或食慾不振等,宜多休息多攝取營養,並告知醫師。
- 若病情需要,醫師會在放射治療期間合併化學治療或其他治療。
- 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如下:
- 腹瀉、腹痛:治療後二至三週可能出現,應食用清淡、低渣之飲食如白饅頭、白稀飯等。症狀嚴重時醫師會開藥。並多喝水及注意肛門口護理,可於如廁後溫水坐浴。若劇烈腹痛、發高燒或發抖時,應儘速送急診。
- 膀胱炎、尿道炎:例如頻尿、急尿、小便疼痛等現象,醫師會開藥減輕不適並多喝水,如果超過12小時無法解尿,請至急診評估處理,以免造成腎臟不可逆傷害。
- 慢性直腸黏膜炎:如血便,通常於治療完後三個月發生,其發生率不高,若嚴重醫師會用藥物或其他治療。
- 因照射範圍包含骨盆腔,有可能影響生育能力及性功能。因放射線會影響精卵的品質及胚胎發育,治療期間絕對不能懷孕,若有生育需求,須先找婦產科醫師儲存精子或卵子。
- 女性有可能引起停經症候群(與體質及照射劑量有關)。
三、治療完成後注意事項
- 依照醫師指示,定期於大腸直腸外科及放射腫瘤科追蹤,回診前請先掛號。
- 若大小便不適,如有持續血尿血便或其它異常,請儘速回診治療,緊急狀況如發燒請立即前往急診。
- 請保持身心愉快,依醫囑服藥、補充營養,維持體重,適度運動,避免過度勞累。
四、 結論
在放射線治療結束後,應定期門診追蹤,除了追蹤腫瘤控制的情形外,也需注意有無放射線治療產生的副作用。若在約診日期之前有任何不適,則需提前回診。
五、參考資料:
- 曾斐祺(2020)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與照護‧腫瘤護理雜誌,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