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蕁麻疹又名風疹塊,台語俗稱「起清膜」,是一種扁平、凸起、邊緣清楚,且紅腫像被蚊子叮咬過所產生的疹子。
- 應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因病情稍有改善即擅自停藥。
- 有過敏體質者,如果吃到食物過敏原,可能發生急性蕁麻疹,台灣常見引起的食物過敏原,包括蝦、蟹、花生、牛奶、雞蛋及酒精等。
一、何謂蕁麻疹
蕁麻疹又名風疹塊,台語俗稱「起清膜」,是一種扁平、凸起、邊緣清楚,且紅腫像被蚊子叮咬過所產生的疹子,它會癢且會在健康的皮膚上突然出現。一般疹子會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但大致而言不會超過24小時,第二天又從不同部位發出新的疹子,常常這樣反覆性發生,如此來去如風的特性,才會被叫做風疹塊。就發作時間來說,若發作時間短於6週為急性蕁麻疹,如超過6週則為慢性蕁麻疹。
二、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 急性蕁麻疹
- 食物過敏:有過敏體質者,如果吃到食物過敏原,可能發生急性蕁麻疹,台灣常見引起的食物過敏原,包括蝦、蟹、花生、牛奶、雞蛋及酒精等。如果對花粉或乳膠過敏者,也可能會對水果如:木瓜、香蕉、奇異果等發生過敏。
- 藥物過敏:因服用或注射藥物(如盤尼西林、阿斯匹林、鎮定劑、利尿劑及感冒成藥等)過敏,或因靜脈輸注血液製品及使用抗生素等情形,都有可能會引起蕁麻疹。
- 感染:感染病毒(如腺病毒、腸病毒、輪狀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或細菌(幽門桿菌、A 型鏈球菌、黴漿菌…),甚至是寄生蟲,皆可能會引起蕁麻疹。
- 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的導因,相對於急性蕁麻疹來得較為複雜,通常不是由食物過敏所引起的,而其可能導致的原因為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甲狀腺疾病、腫瘤等,有些時候可能找不出原因。目前國際上將慢性蕁麻疹分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約佔60%,以及慢性誘發性蕁麻疹,約佔40%,常見的慢性誘發性蕁麻疹為以下幾種:
冷誘發型蕁麻疹:發生於人體接觸到低溫時,如皮膚接觸到冰塊。 |
|
膽鹼型蕁麻疹:發生於運動、洗熱水澡或合併有焦慮症的人身上。 |
|
壓力誘發型蕁麻疹:發生於局部皮膚受壓迫處,如襪子、皮帶、穿戴手錶的腕部或其它衣著太緊處。 |
|
三、蕁麻疹治療
口服抗組織胺是最主要的治療,它可以阻斷過敏反應中的一些發炎介質,來治療惱人的劇癢與紅腫,新的第二代抗組織胺多半已不會有嗜睡副作用,您可以與醫師討論何種抗組織胺最合適,比較嚴重的病人,醫師還可能加上短期類固醇來快速改善症狀。如果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些病人可能會需要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物。
四、蕁麻疹的注意事項
- 應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因病情稍有改善即擅自停藥。較嚴重的蕁麻疹,無法在一、兩天內完全控制病情,要耐心繼續服藥並按時回診。
- 對於皮膚的搔癢,依醫師指示擦拭外用止癢藥膏,或局部冷敷以達到止癢的效果。
- 洗澡可使用香皂或沐浴乳,且應使用溫水,因熱水易使血管擴張,而使紅疹更厲害。
- 剪短指甲,避免搔抓,以免皮膚損傷。
- 不要使用酒精擦拭皮膚,因酒精會使血管擴張而 加重病情。
五、如何預防蕁麻疹?
- 避免吃入容易引發蕁麻疹的食物,慢性病人應記錄飲食日記及蕁麻疹發作的時間與程度,找出可能的食物過敏原。
- 如曾因服藥而引起蕁麻疹,應詢問醫師,將可疑之藥物名稱記下,看病時先告知醫師可能會過敏的藥物。
- 注意身體若有慢性發炎或感染之跡象(如:牙痛、感冒症狀、小便灼熱感、腸胃不適),應儘速就醫治療。
- 對花粉過敏者,不要種花、插花;對毛髮過敏者,不要飼養小動物;避免到灰塵和煙霧多的地方;並隨時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六、結論
大部分的蕁麻疹最惱人的症狀是皮膚癢,而癢的程度可以到讓人無法入睡,故應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不可因病情稍有改善即擅自停藥。一旦找出真正的病因,要避免再去接觸過敏原,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並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疾病就能獲得良好的控制。
七、參考資料
- 陳威毓(2021).惱人的蕁麻疹與血管性水腫.奇美醫訊,133,38-39。
- 鄭傑夫、陳長宏(2021).Omalizumab 在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角色.內科學誌,32(6),417-430。https://doi.org/10.6314/JIMT.202112_32(6).04
- 蕭文棋、陳依伶、陳民虹(2021).自體免疫性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案例報告.台灣家醫誌,31(3),234-243。https://doi.org/10.3966/168232812021093103007
- Caffarelli, C., Duse, M., Martelli, A., Calvani, M., Cardinale, F., Chiappini, E., Marseglia, GL., Miraglia Del Giudice, M., Tosca, MA., Castagnoli, R., Brambilla, I., Santoro, A., Procaccianti, M., Giannetti, A., Ricci, G., Minasi, D.(2020).Urticaria in childhood. Acta Biomed,91(11),1-4. https://doi.org/10.23750/abm.v91i11-S.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