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過敏性結腸直腸炎嬰兒的症狀會出現血便、黏液便。
- 瞭解母乳哺餵常見食物過敏原有哪些。
- 排除飲食的方式是從飲食中去除最常見的過敏原,並一次僅去除一類食物。
一、 什麼是母乳哺餵嬰兒之過敏性結腸直腸炎?
是指母乳哺餵的嬰兒因接觸母乳中的食物蛋白(如牛奶、帶殼海鮮等),而引發的食物過敏性腸道炎症。
二、 嬰兒過敏性結腸直腸炎症狀
嬰兒通常出現血便、黏液便,發生於出生後的頭幾天至6週內,發生率為0.16%至64%。
三、 常見食物過敏原
- 牛奶及其製品(如乳酪、奶油、冰淇淋等)
- 帶殼海鮮(如蝦、蟹、蛤蜊、牡蠣等)
- 帶毛水果(如奇異果、草莓等)
- 堅果
- 雞蛋
- 大豆
- 小麥
(圖片來源取自:ChatGPT-4o)
- 適量均衡飲食:建議產婦選擇營養均衡且多樣化的食物,但若嬰兒出現血絲或黏液便,應立即就醫以排查過敏或其他健康問題。
- 告知過敏史:孕婦在決定母乳哺育時,請向醫療人員,告知您或家族的食物過敏史。
- 列入飲食禁忌:將上述相關食物過敏原告知醫療人員,並列入產婦的飲食禁忌中,以降低嬰兒過敏的風險。
- 排除飲食:如果嬰兒出現血便或其他過敏症狀,建議首先從母親飲食中去除最常見的過敏原,並一次僅去除一類食物。常見的消除食物包括牛奶及其製品、帶殼海鮮、帶毛水果、堅果、雞蛋、大豆及小麥等。持續去除該食物1-2週,並觀察症狀是否在72-96小時內改善。
- 持續觀察:若消除飲食後症狀緩解,應繼續避免該食物;若無改善,應進一步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以確定其他潛在過敏原。
- 專業醫療建議:當發現嬰兒有過敏症狀或血便時,應就醫依據醫師建議,確定合適的飲食治療方式。
五、結論
母乳哺餵嬰兒的過敏性結腸直腸炎主要由母乳中的食物蛋白引起,常見症狀包括血便及黏液便,多發生於出生後的頭幾天至6週內。常見致敏食物包括牛奶及其製品、帶殼海鮮、帶毛水果、堅果、雞蛋、大豆及小麥等。
為降低嬰兒過敏風險,建議母親在哺乳期間避免上述常見過敏原,並根據嬰兒症狀採取消除飲食方式,逐一排除潛在過敏原。若症狀緩解,應繼續避免該食物;若無改善,則需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六
、
參考文獻
- Gelsomino, M., Liotti, L., Barni, S., Mori, F., Giovannini, M., Mastrorilli, C., Pecoraro, L., Saretta, F., Castagnoli, R., Arasi, S., Klain, A., Miraglia del Giudice, M., &Novembre, E. (2024). Elimination diets in lactating mothers of infants with food allergy. Nutrients, 16(14), 2317.
- Matson, A. P., &Marinelli, K. A. (2011). ABM Clinical Protocol #24: Allergic Proctocolitis in the Exclusively Breastfed Infant. Breastfeeding Medicine, 6(6), 435-440. https://doi.org/10.1089/bfm.2011.9977
- Rajani, P. S., Martin, H., Groetch, M., &Järvinen, K. M. (2020).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allergy in breastfed infants and risks of maternal elimination diets.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 8(1), 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