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 川崎病的症狀:持續高燒 5天以上、眼結膜充血、草莓舌或嘴唇紅裂甚至出血、全身出現皮疹、手腳紅腫或指尖皮膚脫皮的現象。
  2. 川崎病的治療:急性期給予高劑量阿斯匹靈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急性期後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
  3. 按時服用阿斯匹靈:除非醫生告知可停藥,否則不可自行停藥。
  4. 病人在急性期會有食慾不佳現象,可提供清淡溫和流質或軟質食物並少量多餐,避免過熱或刺激性食物。
  5. 嬰幼兒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後,需注意接受疫苗注射時間點,減毒活菌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疫苗及新型日本腦炎疫苗等) 至少需 11個月後才能接種。
一、前言
       發燒是川崎病最為常見及最主要臨床表徵,當您發現兒童高燒不退時,一定很緊張,令您手足無措。在許多國家,川崎病目前已成為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而罹患川崎病初期症狀和常見感染類似,不容易區別,而您面臨孩子不適症狀及對疾病未知的焦慮,到底該如何照顧?又要注意那些事項?我們希望能提供您照護資訊、增加您照顧的信心。
 
二、川崎病的症狀
  1. 長時間發燒(持續高燒 5天以上)。
  2. 眼結膜充血,但無分泌物。
  3. 口腔黏膜變化,如草莓舌或嘴唇紅裂甚至出血。
  4. 全身出現皮疹。
  5. 手腳紅腫或指尖皮膚脫皮的現象。
  6. 頸部淋巴腺腫大。
    eedd6fd590564b4aaec8b42e2d710118.png
三、川崎病的合併症
主要是心血管病變,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急性期主要的併發症為心臟發炎,造成心律不整、心衰竭等。到亞急性期階段主要為冠狀動脈瘤合併破裂或心肌梗塞。經治療之病童約5%在亞急性期後會出現冠狀動脈瘤,其中大多數會在五年內消失;約1%病童會形成巨大冠狀動脈瘤,不易消失且易造成冠狀動脈血栓、鈣化或是狹窄而引起心肌梗塞。
 
四、川崎病的治療
急性期給予高劑量阿斯匹靈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急性期後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阿斯匹靈有抗發炎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可降低心臟冠狀血管栓塞的機會,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迅速退燒及有效降低冠狀動脈病變,越早使用效果越好,阿斯匹靈通常需持續治療六到八週後即可停藥;若有冠狀動脈異常則需長期治療,甚至需併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直到病變改善。
 
五、川崎病照護原則
  1. 發燒的處理:
    因為退燒藥物對此疾病治療效果不佳,且病人服用退燒藥物後體溫仍會維持在38.5℃以上,所以當病人發燒寒顫時,給予保暖及溫開水攝入;四肢流汗時給予以溫水擦澡、並注意補充水分,臥床休息。
  2. 皮膚的照顧:
    1. 剪短指甲或戴手套,以免抓傷皮膚或引起續發性感染。
    2. 維持身體清潔並減緩皮膚的不適,可穿著輕薄、柔軟且寬鬆的衣服、調整室內溫度。
    3. 暫時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潔皮膚,可使用不含香精的乳液塗抹保護皮膚。
  3. 眼結膜的照顧:
    結膜發紅時,請保持清潔即可;眼睛應防強光照射刺激,必要時或是有一些分泌物時,可以使用眼藥水以減少不適。
  4. 口腔黏膜的照顧:
    病人在急性期會有食慾不佳現象,可提供清淡溫和流質或軟質食物並少量多餐,避免過熱或刺激性食物;可使用紗布或棉花棒清潔口腔,唇部若乾裂出血,可擦凡士林潤滑保護。
  5. 維持舒適及適當活動:
    提供整潔、安靜的環境,觀察若有手指、腳趾、關節紅腫疼痛的現象,可局部使用熱敷減輕疼痛,且移動肢體時要有支托。關節炎(特別是負重的大關節)有時會持續數週之久,在清晨、天氣冷或午睡後可能有僵直,可於浴缸內輕柔按摩四肢,增加彈性。
  6. 按時服用阿斯匹靈:
    除非醫生告知可停藥,否則不可自行停藥,阿斯匹靈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腸胃道不適(噁心、嘔吐、胃灼熱、潰瘍等)、腸胃道出血、過敏及身體容易出血、瘀青等,使用阿斯匹靈期間避免嚴重碰撞或跌倒,病童若接觸到水痘或流行性感冒感染者或接種水痘疫苗時,則需依醫生指示停止使用阿斯匹靈,而以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暫時取代。
  7. 飲食注意事項:
     平時需控制飲食,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如: 內臟(腦、肝、腰子等) 、蟹黃、蝦卵、魚卵、蛋黃或牛油製成的麵包、蛋黃酥或餅乾等;適當的運動,避免體重過重及不良生活習慣。
六、在長期追蹤檢查方面
  1. 由於川崎病的病因及發病機轉仍不明,病人在二、三十歲以後有可能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嚴重症狀,故必須追蹤心臟功能及冠狀動脈結構,尤其是併發冠狀動脈病變或異常胸痛者。目前最好的追蹤檢查是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檢查,如發現異常,則可做運動心電圖、核子醫學心肌血流灌注檢查、電腦斷層掃瞄或心導管檢查,以決定治療方針。
  2. 嬰幼兒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後,需注意接受疫苗注射時間點,減毒活菌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疫苗及新型日本腦炎疫苗等) 至少需 11個月後才能接種。
七、結論
      臨床上川崎病的症狀表現多能成為診斷依據,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可迅速退燒及減少冠狀動脈病變,並配合阿斯匹靈藥物治療,效果更好,需注意按醫師指示服藥及定期回診追蹤。
 
八、參考資料
  1. 白旻瑾、林亦香、李岱安(2020)‧照護一位川崎氏症幼兒期病童之護理經驗‧秀傳醫學雜誌‧19(2),189-196。
    https://doi.org/10.3966/156104972020121902009
  2. Rife, E., & Gedalia, A. (2020). Kawasaki disease: An update. Current Rheumatology Reports, 22(10), 1-10.
     
    簡易測驗
    讓我們來進行測驗,以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評語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小兒科
    發表人
    尤怡婷
    單位
    中榮護理衛教
    英文名稱
    Understanding Kawasaki disease
    分類
    疾病
    科別
    小兒科
    癌症照護
    建立
    2023-12-19 23:13:58
    制訂日期
    2016-03-22
    最近修訂
    2024-02-18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