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翻譯語系切換
×
切換帳號
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衛教
回首頁
Foreign Languages
登入
EN
一般
中
大
×
全站搜尋
搜尋
×
文字大小切換
文字大小切換
一般
中
大
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衛教
登入
回首頁
Foreign Languages
EN
列印日期 : 2025/05/01
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衛教
×
護理衛教
目錄總覽
產科
×
×
loading ...
×
×
私密分享
狀態
啟用
連結
https://ihealth.vghtc.gov.tw/media/s/
重新產生
複製連結
×
QR code
×
選擇網頁檔案
loading ...
×
設計知識點
×
建立新版本
×
刪除媒體
×
loading ...
×
孕期中出血的介紹(認識早產徵兆)
分享
QR code
列印
瀏覽: 6704,
制訂日期: 2001-11-01,
最近修訂: 2024-05-15
,
編號: OBS-023
孕期中出血的介紹(認識早產徵兆)
分享
QR code
列印
瀏覽: 6704,
制訂日期: 2001-11-01,
最近修訂: 2024-05-15
,
編號: OBS-023
【學習重點】
懷孕初期、中期及後期出血的原因都不相同,照護方法也不同,透過此篇來了解。
了解孕期出血觀察的重點,家人的照護也很重要。
孕期出血是不是一定要安胎呢?由醫師檢查後才能確認出血嚴重性及是否需要臥床安胎。
一、懷孕出血常見的原因?
懷孕初期:胚胎不穩要小心
有些容易緊張的孕婦,得知懷孕前三個月胚胎尚不穩定,對於風吹草動都很擔心,事實上,初期的出血不見得一定會流產,必須視胚胎是否順利著床來判斷。原因有可能為「黃體素不足
」
、「胚胎異常自然淘汰
」
、「子宮外孕
」
、「著床性出血
」
等。
懷孕中期:前置胎盤為主因
比起懷孕初期的出血,懷孕中期是孕婦最舒服且胎兒穩定快速發育的階段,若有出血就更令人擔心!
原因有可能為「
前置胎盤造成的無痛性出血」、
「
子宮頸機能不全」、
「
胎盤早期剝離」
懷孕後期:出血落紅要分清
到了懷孕後期,尤其是接近預產期,若出血量大,也應盡速就醫。
原因有可能為「
子宮破裂」、
「
子宮頸感染」。
其他因素導致的出血,
原因有可能為「痔瘡
」
、「子宮頸糜爛
」
、「泌尿道感染
」。
二、孕期出血觀察的重點
出血是大家都不樂見的事,孕媽咪必須觀察出血的時間點、量,面對孕期出血,找出原因,除了能減少緊張帶給自己壓力,也可以降低整個孕期動不動就往急診衝的奔波,當然若是出現大量血塊大量鮮血,必須立刻就醫。
三、孕期出血是不是一定要安胎呢?
孕期出血,除了補充口服的黃體素藥物外,最常給孕婦們的建議就是「多休息」,減少劇烈運動、多臥床、避免性生活、避免提重物,若情況都沒有改善,才會建議住院安胎。
四、結論
孕期出血讓媽咪懊惱又擔心,面對孕期出血,不可置之不理,一定要盡速就醫,並確切告知醫生情形,才能有效治療!懷孕期間,也務必定期做產檢,一同守護媽咪與寶寶的健康!
五、參考資料
林淑玲(2020)‧高危險妊娠的護理‧於余玉眉總校閱,
產科護理學
(10版,501-508頁)‧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六、圖片來源
https://cf.shopee.tw/file/c4bc364e36d9ffb216c4d111dd9b0cbb_tn
https://www.kango-roo.com/ki/image_2145/
https://www.kango-roo.com/ki/image_833/
https://www.kango-roo.com/ki/image_906/
×
×
複製檢核清單
loading ...
×
簡易測驗
讓我們來進行測驗,已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1.
懷孕初期的出血包括:黃體素不足、胚胎異常自然淘汰、子宮外孕、著床性出血。
是
否
不知道
2.
懷孕中期出血主因:前置胎盤為主因。
是
否
不知道
3.
孕期出血一定要安胎。
是
否
不知道
4.
懷孕後期出血主因:出血落紅子宮破裂、子宮頸感染。
是
否
不知道
5.
孕期出血,除了補充口服的黃體素藥物外,建議「多休息」,減少劇烈運動、多臥床、避免性生活、避免提重物,若情況都沒有改善,才會建議住院安胎。
是
否
不知道
送出答案
×
×
成績
×
×
關閉
×
loading ...
評語
統計結果不開放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
評分
×
查看更多
loading ...
上一篇
下一篇
筆記
(0)
詳細
未登入或權限不足!
位置
護理衛教
目錄總覽
產科
資料夾名稱
產科
上傳者
周家如
單位
中榮護理衛教
英文名稱
Introduction to bleeding during pregnancy
分類
疾病
科別
產科
癌症照護
否
標籤
母嬰親善衛教項目
建立
2024-01-13 11:14:06
制訂日期
2001-11-01
最近修訂
2024-05-15 16:16:00
版本
2024-05-15
1.
剖腹產手術前後注意事項(客語影片)
2.
母乳哺餵嬰兒的過敏性結腸直腸炎之飲食衛教
3.
產後保健手冊(產後生理變化、產後異常徵象、產後飲食禁忌、產後傷口護理、產後運動、家庭計畫、退奶方法、教導哺乳期母親飲食、水分攝取及用藥注意事項)
4.
產後護理之家-貼心叮嚀安心育兒(影片)
5.
泌乳期乳房膿瘍術後照護
6.
乳腺管阻塞照護
7.
配方奶泡製指導手冊(配方奶調配及餵食、奶瓶消毒(特殊個案)
8.
避孕方法介紹(影片)(家庭計畫)
9.
認識產兆(產兆與住院須知影片)
10.
揮別黑白哺乳人生(影片)(評估乳房情形,說明泌乳機轉、協助及教導奶脹處理、教導及協助哺乳姿勢及觀察嬰兒含乳、觀察嬰兒吃到足夠奶水表徵)
11.
產後運動(影片)(產後運動)
12.
待產照護流程簡介(孕產婦使用麻醉性止痛劑說明,母嬰肌膚接觸說明)(影片)
13.
產科病房環境介紹及入院須知(影片)(執行親子同室之安全與感控措施)
14.
剖腹產手術前後注意事項(影片)(產後異常徵象、產後傷口護理、產後飲食禁忌)
15.
取卵手術後照護
16.
待產時非藥物性減痛法(影片)(孕產婦使用麻醉性止痛劑說明)
17.
產後中醫調理(產後飲食禁忌)
18.
哺餵母乳衛教(說明本院母嬰親善母乳哺育措施 , 教導哺乳期母親飲食、水份的攝取及用藥注意事項 , 評估乳房情形、說明泌乳機轉、說明母乳哺餵對早產兒的重要性、提供母乳諮詢專線、提供或轉介支持團體、觀察嬰兒吃到奶水表徵)
19.
泌乳期乳腺炎護理
20.
溫水坐浴(泡盆)(產後傷口護理)
更多
您仍在閱讀教材嗎?
閱讀請點選 [繼續];停止閱讀請點選 [離開]
如未獲得您的回應,系統將於 30 秒後,停止閱讀時間記錄。
×
您也可以將檔案拖曳至此視窗
(請小於 NaN bytes)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image
.png
檔名:
容量:
大小:
類型:
原始檔案
選擇
刪除
修改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