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腦腫瘤種類分為良性腦瘤與惡性腦瘤。
- 腦腫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以減少腫瘤體積、降低腦壓,減緩其對腦組織的壓迫。有時會視病情輔以放射線治療或藥物(化學、標靶)治療,以控制腫瘤生長,幫助疾病預後。
- 腦腫瘤術後居家照護如有任何不適或身體異狀發生,請立即就醫,如:劇烈頭痛、嘔吐、癲癇、嗜睡、意識改變、單側手腳無力、視力模糊、發燒等症狀。
一、前言
腦瘤是指長在顱內的腫瘤,局部腦組織細胞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佔據腦部有限密閉的空間或侵害正常腦組織,依其種類和生長部位會產生不同之神經症狀。
二、分類
腦瘤分為良性與惡性:
- 良性腦瘤不含癌細胞,細胞結構通常非常規則,生長速度緩慢,不會侵犯到鄰近組織,經切除後,不容易復發,但可能壓迫到腦組織的敏感區域並造成症狀。
- 惡性腦瘤包含癌細胞,影響生命功能且致命性高,生長快速,並侵犯周圍組織。大部分腦瘤發生的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相關。
三、腦瘤的症狀
- 劇烈頭痛,頭暈,嘔吐。
- 視力模糊、視野缺損、複視等視覺障礙。
- 癲癇(如嘴角、手腳抽搐、全身性發作)。
- 步態不穩、協調或平衡變差,單側手腳無力、不靈活或麻木。
- 性格改變、行為混亂、情緒失控、答非所問等異常行為。
- 記憶明顯變差,口齒不清,吞嚥困難。
- 躁動、嗜睡、意識不清。
四、治療方式
手術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在不傷害正常功能範圍下儘量將腫瘤切除,以減少腫瘤體積、降低腦壓,減緩其對腦組織的壓迫。有時會視病情輔以放射線治療或藥物(化學、標靶)治療,以控制腫瘤生長,幫助疾病預後。
五、手術後照護注意事項
- 觀察意識變化、手腳活動度,有無頭痛、嘔吐、癲癇發作、傷口狀況,觀察有無異常出血或滲液,如有異常變化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如有裝置顱內壓監測器或傷口引流管,維持管路固定及順暢,避免拉扯或移位。
- 鼓勵深呼吸、咳嗽,視需要拍背、抽痰及清除口鼻分泌物,減少肺炎發生。
- 觀察疼痛情形,若傷口疼痛時,請告知醫護人員,視需要給予止痛藥減輕疼痛。
- 無法自行活動者,每兩小時協助翻身擺位及被動肢體運動,維持肢體關節於正常位置(平躺時脖子不要懸空,膝蓋自然伸直;側躺時,身體不要壓住下方肩膀,雙腳間可夾枕頭);保持床單平整清潔及皮膚清潔乾燥,注意骨突處皮膚狀況,預防壓力性損傷。
- 被動肢體運動
- 肩膀:
- 肩膀外展及內收:手臂由身體側面水平外展90度後,回到身體側面,再越過前胸內收90度。
- 肩膀向前伸展及屈曲:手臂向上舉到頭側,再放下回到身體側面。
- 手肘部屈曲及伸展:將手肘彎曲及伸直活動。
- 髖關節及膝蓋:將腳彎曲到大小腿呈90度,再伸直;支托病人小腿,將大腿外展與身體成45度,再回原本身體擺位。
- 腳踝:壓腳背,勾腳掌,腳踝轉圈。
- 如有發燒,可使用冰枕夾腋下、冰毯或藥物降溫。
- 無吞嚥困難者,可採漸進式飲食,依吞嚥及咀嚼情形,準備合適的飲食;無法由口進食者,則採鼻胃管灌食,避免嗆咳。進食時應採半坐臥或坐姿,進食後維持原姿勢至少30分鐘,避免嘔吐、吸入性肺炎發生。
- 避免憋氣出力導致腦壓升高,如用力排便、咳嗽、擤鼻涕,視需要使用軟便劑或灌腸,維持排便通暢。
六、癲癇發作處置
- 注意病人安全,移除周圍物品以防碰撞,預防跌落及保護頭部,勿嘗試阻止其抽動或約束肢體。
- 如發作前有先兆,可用棉墊、手帕塞入牙齒間,以防咬到舌頭或兩頰;如牙關緊閉,勿強行撬開牙齒,導致牙齒斷落或唇舌損傷。
- 讓病人側躺,使口腔分泌物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
- 癲癇發生後,通常病人變得鬆懈且較無反應,宜採側睡隨時注意病人。
- 維持安全舒適的姿適,必要時給予保暖,送醫治療。
七、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 傷口保持乾燥,若有紅、腫、熱、痛及分泌物情形,需儘快回診。
- 多吃高蛋白食物幫助組織修復,如:魚、肉、奶、蛋、豆類,維他命C助傷口癒合;多攝取高纖食物助排便,如:蔬菜、水果,避免閉氣用力解便;避免辛辣、含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如菸、酒、濃茶。
- 於體力可負擔範圍內規律運動,避免過度用力。
- 有視力、平衡、協調功能障礙及運動失調者,應注意日常活動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損傷。
- 有些病人會有癲癇發作,要注意是否有前兆,於前兆發生時維護安全,並留意觀察其發作型態、時間、頻率、次數等,詳加記錄供醫師評估。
- 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自行停藥,每日監測血壓,定期回診追蹤。
- 如有任何不適或身體異狀發生,請立即就醫,如:劇烈頭痛、嘔吐、癲癇、嗜睡、意識改變、單側手腳無力、視力模糊、發燒等症狀。
八、結論
隨著醫學的進步,使腦瘤得以早期診斷、治療,但腦瘤本身及其治療往往造成神經功能受損,因此復健對腦瘤病人而言非常重要。期盼在適當的治療、照護及定期回診追蹤下,重新適應生活。
九、參考資料
- 蔡秀鸞、陳敏麗、陳麗華、陳亭儒、燕翔、簡淑慧、簡芷茵、曾明月、吳秋燕、黃人珍、何昭中、莊苹、蔡青青、張薰榕、蔡麗紅、翁麗雀、趙莉芬、王瑜欣、李玉秀…王琤(2019)‧ 神經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於蔡秀鸞總校閱‧最新實用內外科護理學(下冊)(八版,78-167頁)‧永大。
- 梁蕙雯、姜晴方(2022)‧中風後併發症─癲癇的處理與預防‧健康世界,545,55-57。
- 張美玉、劉慧玲(2020)‧腦部手術後患者之護理‧實用重症護理學(二版,500-510頁)‧五南。
- 馮容芬、李惠玲、方又圓、吳麗彬、周繡玲、劉莉妮、李薇莉、袁素娟、胡月娟、李嘉蕙、謝珮琳、陳瑋、楊玉娥、陳宇平、李和惠、曾月霞、陳淑芬、尹裕君、劉芹芳、謝家如(2020)‧神經系統疾病之護理‧於劉雪娥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八版,63-101頁)‧華杏。
- de Almeida, C. M., Pollo, C. F., & Meneguin, S. (2019).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Aquichan,19(4).
https://doi.org/10.5294/aqui.2019.19.4.9
- Desai, V. R., Sadrameli, S. S., Hoppe, S, Lee, J. J., Jenson, A., Steele, W. J., Nguyen, H., McDonagh, D. L., & Britz, G. W. (2019).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increased intraoperat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Evidence-based anesthetic and surgical review. World Neurosurg, 129, 120-129.
https://doi.org/10.1016/j.wneu.2019.05.224.
- Elbaih, A. H., & Ahmed, O. T. (2020). Approach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Journal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2(1), 108-112.
https://doi.org/10.36959/605/551
- Maschio, M., Aguglia, U., Avanzini, G., Banfi, P., Buttinelli, C., Capovilla, G., Casazza, M. M. L., Colicchio, G., Coppola, A., Costa, C., Dainese, F., Daniele, O., Simone, R. D., Eoli, M., Gasparini, S., Giallonardo, A.T., Neve, A. L., Maialetti, A., Mecarelli, O., … Beghi, E.(2019). Management of epilepsy in brain tumors. Neurol Sci, 40, 2217–2234. https://doi.org/10.1007/s10072-019-04025-9
- Sayed, H. I. E., & ELkazaz, R. H. (2022). Educational nursing strate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children with neurological injury at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s. Assiut Scientific Nursing Journal, 10(29), 48-60. https://doi.org/10.21608/ASNJ.2022.122383.1325
- Suarez-Meade, P., Marenco-Hillembrand, L., & Sherman, W.J. (2022). Neuro-oncologic Emergencies.Curr Oncol Rep,24, 975–984.https://doi.org/10.1007/s11912-022-01259-3
- van der Meer, P. B., Taphoorn, M. J.B., & Koekkoek, J. A.F. (2022). Management of epilepsy in brain tumor patients. 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y, 32.https://doi.org/10.1097/CCO.000000000000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