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 經歷創傷事件,而事件造成嚴重傷害或威脅生命,事件發生後產生生理或行為症狀,並持續一個月以上。
  2. 出現記憶方面、情緒的表徵、認知的損傷:記憶缺失、失眠、睡不著、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人際關係發生困難、社交隔離、退縮等徵象。
  3. 給予關懷並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幫助病人儘快走出創傷後的陰霾。
ㄧ、前言
現今社會意外事件頻傳,有些人不幸喪生,有些則事件後倖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伴隨發生,但隨事件落幕卻很少人給予關心。

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定義
經歷創傷事件,而事件造成嚴重傷害或威脅生命,事件發生後產生生理或行為症狀,並持續一個月以上。
 
三、臨床症狀
  1. 記憶方面:做惡夢、咒罵有關此事、避免從事會回憶此事件的活動。
  2. 情緒的表徵:突然感到事件又要發生了、無助、脆弱、恐慌、生氣、抱怨、聽謠言、誇大的驚嚇反應、焦慮。
  3. 認知的損傷:記憶缺失、無法專心、注意力減低。
  4. 日常生活分裂:失眠、睡不著、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人際關係發生困難、社交隔離、退縮、性抑制、自我傷害。臨床症狀的表現及預後與生活品質、教育程度、年齡、壓力事件大小有關。
d59e0e3a122cb15dd9756fb7d920550f.png
 
四、照護注意事項
  1. 協助病人完成事件本身的意義,或發展出適應性的反應。
  2. 協助病人對事件的反應能平順發展。
  3. 病人闡述創傷的事件及對事件的感受是必須的。
  4. 當病人有做惡夢、退縮及侵襲性的念頭時,適時給予協助。
  5. 和病人建立信任的關係,鼓勵說出想法、情感,並協助區分現實和幻想。
  6. 協助病人了解結果的控制。
  7. 協助克服情感的無助、失控,使病人能努力參與活動。
  8. 由專業人員協助放鬆技巧訓練及減敏感法,利用放鬆技巧訓練及減敏感法改變個人的認知過程,減除害怕困擾。
  9. 給予安全感,以溫柔、了解的方式幫助病人,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此外家人的支持和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五、結論
早期發現病人壓力事件後的身心反應,給予關懷並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幫助病人儘快走出創傷後的陰霾。
48ed024556bc321f2e5c43782f95ded0.png
 
六、參考資料
  1. 李佳純、馮翠霞(2020).急重症病人之焦慮、憂鬱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護理雜誌,67(3),23–29。https://doi.org/10.6224/JN.202006_67(3).04
  2. 唐子俊(2020) ‧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治療最新趨勢從心理治療到神經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26(3),9-14 。https://doi.org/10.30060/CGP.201009.0004
  3. 戴月明、楊斯年(2019).癌症病人之創傷後壓力症、憂鬱及自殺風險.源遠護理,13(2),5–7。https://doi.org/10.6530/YYN.201907_13(2).0001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易測驗
    讓我們來進行測驗,以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評語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精神科
    發表人
    邱惠雅
    單位
    中榮護理衛教
    英文名稱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分類
    疾病
    科別
    精神科
    癌症照護
    建立
    2024-01-16 02:09:35
    制訂日期
    2009-07-17
    最近修訂
    2024-02-18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