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 強迫症屬於焦慮性疾患的一種,病人會反覆且持續的有某些想法或行為而無法自控,造成明顯的焦慮、痛苦,嚴重干擾病人的正常生活。
  2. 強迫症的症狀可分為強迫性思考和強迫性行為二種。
  3. 目前第一線治療以抗憂鬱劑為主。若效果不佳再加上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及抗焦慮藥物。
 
一、何謂強迫症

強迫症屬於焦慮性疾患的一種,病人會反覆且持續的有某些想法或行為而無法自控,造成明顯的焦慮、痛苦,嚴重干擾病人的正常生活。

二、強迫症的症狀

強迫症的症狀可分為強迫性思考和強迫性行為二種:
  1. 強迫性思考
病人不斷反覆出現某一想法或衝動,即使病人本身不想去想,這些想法仍會不停地在腦海中盤旋,揮之不去。 例如:不斷地想到自己的身體可能會被弄髒,不斷地想災禍、傷病、骯髒、不安的情境且無法控制不去想它。
 

      2. 強迫性行為

 強迫性行為是有目的的針對其強迫性思考的行為,此行為減少某一想法所引起的不安。病人不斷反覆去做一些事情,雖然明知做這些事情是多餘的、不需要的、荒謬的,但不去做就會非常焦慮。例如:不斷地想到自己可能會被弄髒,因此反覆洗手;反覆檢查門窗、瓦斯;不斷重複唸一些數字或做一些特定的動作等。
29cdfd900680d0fb986298861680cd0a.png
 
 
三、強迫症的病因
  1. 生物因素:與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在腦部某些區域的活性異常有關。
  2. 心理社會因素:某些理論家認為病人的人格發展在1~3歲大小便訓練階段,思想、感情與行為的善惡受到極為苛刻的批判,形成內在的矛盾不安,為了消除這些情緒壓力,病人必須動用一些心理防衛機轉,藉以對抗不被接受的慾望或衝動,然而卻使用過度而造成強迫症。另外也有一些理論家是認為這是在人際關係上的不滿足所產生的。 
  3. 遺傳因素:研究顯示強迫症病人的父母與兄弟姊妹發生強迫症的比率約為5%左右。強迫病人的家屬中,有30%~40%左右的家屬患有各類型的精神疾病。
  4. 腦部病變因素:有20%的強迫症病人有腦部病史,包括:腦炎、腦膜炎、癲癇、腦瘤等。腦外傷病人中也有3.4%的人會發生強迫症。
e874097a4f8b7e47da5bd2eac435650f.png
 
 
四、強迫症的治療
  1. 藥物治療:目前第一線治療以抗憂鬱劑為主。若效果不佳再加上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及抗焦慮藥物。
      2.非藥物治療:以認知治療加強病人對於強迫症症狀的瞭解以及改變對症狀的認知,輔以行為治療包括:暴露/不反應法、思考中斷法、注意力分散等方式,讓病人逐漸降低焦慮,減少強迫意念和行為。其他如精神分析、家族治療、生理回饋治療等,也有人嘗試用來治療強迫症病人。

強迫症通常相當頑強,治療無法立即見效,需要耐心以及家人朋友的支持,病人應該做好心理準備,和醫護人員長期耐心地合作下去。雖然治療不易,但是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78afef69a493701fdf3bd3114309d30b.png
 
五、病人與家屬居家照顧注意事項
 
1.病人方面:
 
   A.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門診追蹤,不自行減藥、停藥。 
   B.藉由練習深呼吸、肌肉放鬆技巧改善焦慮情緒。
   C.安排適當活動轉移注意力。
   D.學習壓力因應技巧,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E.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主動尋求可利用的資源協助。
 
2.家屬方面:
 
   A.學習分辨有問題的訊息,瞭解此為疾病症狀,並非故意行為。這些訊息包括︰重複做某些動作或事情、不斷質疑自己的判斷,必須別人持續的保證、要花較長的時間去做簡單的工作、持續性的緩慢、擔心小事情或細節、對小事情嚴重和極度的情緒反應、日常生活變成是一種負擔逃避行為。
   B.壓力或任何改變都可能使強迫症狀惡化,因此在有壓力的情境,必須修正對病人的期待。
   C.要依據病人的能力來評量進步的程度,不要與其他強迫症病人比較。
   D.要重視病人「小小的進步」,加以鼓勵,逐步增加病人的自尊與信心來克服強迫症狀。
   E.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統,接納病人、避免批評。
   F.藉著「簡明扼要的溝通」,鼓勵病人對抗強迫性行為與轉移強迫性思考。與病人共同約定一個目標,減少儀式行為與逃避行為,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G.除非病人的強迫症狀已經危及生命安全,應避免限制病人的強迫行為。
   H.保持正常的居家生活作息,儘量不要讓強迫症狀影響家庭功能。
   I.善用幽默,用幽默來陳述病人的強迫症狀中不合理之處,幫助病人強化分辨能力。
   J.鼓勵病人規則服藥,確定有無規則去門診拿藥,注意吃藥效果如何及有無藥物副作用等。
   K.家屬應擁有一些自己(與病人分開)的時間,有喘息的機會,以免精力耗盡。
 
 
六、結論

強迫症屬於一種慢性精神疾病,相當頑強且易復發,以藥物治療合併認知行為治療將能達到更好的成效並預防日後復發。由於強迫症治療過程漫長且成效無法立竿見影,鼓勵病人及家屬長期與專業醫療人員合作,定期返診,接受治療,才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家屬更應該具備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才能把自己照顧好,進而儲備能量,累積信心,繼續陪伴病人走更長遠的路。

七、參考資料
  1. 林家麗、李柏鋆、陳詩庭、洪昭安(2019).運用認知行為治療照護一位強迫症患者之經驗.精神衛生護理誌,14(2),40-49。https://doi.org/10.6847/TJPMHN.201912_14(2).04
  2. Goodman, W. K., Storch, E. A., & Sheth, S. A. (2021). Harmonizing the neurobiology and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1), 17–29.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20.20111601
    認識強迫症簡易測驗
    讓我們來進行測驗,以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評語
    統計結果不開放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精神科
    發表人
    邱惠雅
    單位
    中榮護理衛教
    英文名稱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分類
    疾病
    科別
    精神科
    癌症照護
    建立
    2024-01-16 18:35:42
    制訂日期
    2006-01-12
    最近修訂
    2024-02-18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