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週邊中心靜脈導管可作為注射化學藥物、疼痛控制藥物、抗生素、高濃度營養劑、輸血及抽血等用途,不須進手術室即可於床邊放置,可減少重複穿刺血管之疼痛。
- 導管放置後須每七日返院行更換敷料及沖洗管路,若導管周圍有紅、腫、熱、痛或異常分泌物時須立即返診。
一、構造
是一條柔軟有彈性的導管,一般由上臂靜脈穿刺後進入中央靜脈,建立輸液給藥途徑,管路裝置完成後,會有一小段外露的導管。
二、裝置方式
需完成同意書,由醫護人員於病房執行,置入過程與靜脈注射類似,約需時30-60分鐘,採局部麻醉,經由肘前窩處較大的血管穿刺,置入導管至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接處。
三、裝置後外觀
導管插置後,外觀可見底座、外露的藍色導管、透明的蝶翼和注射帽(圖一)。
圖一、導管裝置後外觀
四、適應症
可用於注射化學藥物、疼痛控制藥物、抗生素、高濃度營養劑、輸血及抽血等。
五、優缺點
- 優點
A.可於病房床邊放置,不須至手術室。
B.可由導管抽血,避免重複穿刺血管的疼痛。
C.容易觀察導管置入處有無感染症狀。
2.缺點
A.血管細小或功能不佳者,不宜放置。
B.住院期間每6日,出院居家時每7日須更換敷料並沖洗管路。
C.導管外露較不美觀,可使用絲巾等物品修飾。
D.導管不可碰水,洗澡時應用保鮮膜包覆。
E.日常生活有部分限制,如:游泳、打羽球。
六、合併症
靜脈炎、血栓、感染、阻塞、導管破裂或移位等。
七、剛裝置的PICC如何照護
- 導管裝置完成後,會在穿刺處以一塊2吋x2吋紗布對折成1吋x1吋紗布大小加壓止血,並以透明的無菌敷料覆蓋導管。
- 導管置入24小時後,需行第一次換藥,若無滲血情形,則以透明的無菌敷料覆蓋即可。
- 若導管置入處滲血,護理師會適時給予換藥。
八、居家照護
- 放置導管的手臂不可直接泡水或沖水,應保持乾燥;洗澡時,可使用保鮮膜或塑膠袋包裹手臂(圖二),避免敷料潮濕而發生感染情形。圖二、避免導管受潮之方法
- 裝置導管的手臂避免量血壓。
- 放置導管的手臂避免用力過度或360度旋轉,如游泳、打羽球、網球等運動,以免導管移位;勿提超過10磅(約4.5公斤)的重物。
- 避免拉扯導管,敷料應服貼固定,若導管移位或外露長度較放置時增加或減少3公分以上,需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 導管周圍有紅、腫、熱、痛或異常分泌物時,需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 傷口滲血、滲濕或敷料鬆脫時應立即更換。
- 返家後,敷料若未出現潮濕、污染現象,則每7日以無菌方式執行換藥並回門診沖洗,避免導管阻塞。
- 護理師會於「週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居家需知手冊」記錄所裝置導管名稱、型號、放置位置與長度,並於換藥時記錄導管及沖洗情形。
九、導管拔除注意事項
- PICC之拔除由醫師或專科護理師執行。
- 導管拔除後傷口需加壓至少5分鐘,直到完全止血,並以紗布覆蓋傷口。
- 如有傷口滲血、紅腫、肢體末梢冰冷、麻木或刺痛感,應告知醫護人員評估處理。
十、結論
週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可提供抽血及輸注化學藥物、抗生素及血品,管路置放期間需配合感染、阻塞、移位等預防措施,定期門診沖洗換藥,方可維持管路安全使用。
十一、參考資料
- 臺中榮總護理部-標準組-一般技術-3054 協助血液管路拔除之護理。
- 臺中榮總護理部-標準組-一般技術-3047 週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換藥及沖洗術。
- Mayo Clinic. (2023, June 06).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line. https://www.mayoclinic.org/tests-procedures/picc-line/about/pac-20468748
- Ullman, A. J., & Chopra, V. (2022). Routine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intravenous devices. UpToDate.Retrieved June 19, 2023,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routine-care-and-maintenance-of-intravenous-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