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後,老年憂鬱與自殺成了重要的議題,高齡長者自殺危險因子包含:獨居、低社經、身心健康自我感受差、精神疾病等。
- 自殺是可以被預防的,若有發現高齡長者行為異於平常且伴隨憂鬱情緒時,應主動詢問、適當回應及支持陪伴、適當給予資源轉介並持續關懷。
- 自殺防治需要家庭、社區、鄰里等各個網絡共同關懷,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之守門人的精神,關懷家中及獨居之長者。
一、前言
衛生福利部2020年資料顯示,2019年自殺為國人死因排名第11位,其中65歲高齡長者
為所有年齡層中自殺死亡率最高,且連續25年皆居於首位。高齡長者自殺意圖及自殺手段常是最強烈且最致命的,顯示高齡長者自殺是不可忽視的現象,自殺防治是刻不容緩。
圖片取自:
https://zh.lovepik.com/image- -401786294/world-suicide-prevention-day.html
二、高齡長者自殺之高危因子
臺灣進入高齡社會後,健康老化、老年憂鬱與自殺成了相當重要的議題,下列為高齡長者自殺高危險因子:
- 年長者。
- 獨居。
- 低社經。
- 抽菸。
- 身心健康自我感受差。
- 精神疾病,例如:憂鬱、酒癮及脆弱人格特質。
- 性別:女性>男性。
- 失落。
- 失能。
- 生活壓力事件。
- 生理疾病及疼痛。
- 自殺未遂(五年內,自殺未遂的高齡長者再次自殺未遂的比率可能超過 20%)。
三、自殺前徵兆
高齡長者自殺前較少透露自殺計畫及自殺想法,但是在試圖自殺前常會有下列徵兆:
- 自殺意圖強:執行前多計畫已久且周詳,有死亡的決心,死亡方法較為激烈。
- 很少透露出自殺想法或計畫:高齡長者較少留下遺書,當有一書時,常清楚表達決心、意圖、想法。
- 較多獨居者:自殺常發現在獨居高齡長者家中,因此自殺時不易及時發現獲救。
- 原本的身體疾病及身體的脆弱性,致使高齡長者自殺時不易存活。
四、自殺防治之自殺守門人
綜合以上可了解,高齡長者若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舉止合併憂鬱情緒時,週遭的人應正視其自殺或自傷的可能及危險性,並適時轉介專業諮詢,可遵下列「自殺守門員三步驟」,以及早預防悲劇發生。
- 「問」:主動關懷,詢問高齡長者狀況。
- 「應」:做適當回應及支持陪伴。
- 「轉介」:給予適當的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五、自殺防治資源協助狀況
- 醫療協助:包含警消緊急救援以及緊急醫療院所。
- 關懷訪視: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自殺企圖者通報;衛生局關懷訪視員則能提供電訪和面訪。
- 心理諮詢: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心理諮詢,亦可利用衛生局社區定點諮詢站。
- 電話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
- 其他資源:緊急協助電話110;婦幼保護;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六、自殺防治資源連結
- 心理健康管理:
- 心情溫度計-網路連結:https://www.tsos.org.tw/web/page/bsrs
- 珍愛生命守門人-網路連結:https://www.tsos.org.tw/web/page/gatekeeper1
- 社會救助:包含衛生福利部、各縣市社會福利課(馬上關懷急難救助、低收入戶生活輔助、愛心關懷服務)。
- 教育宣導:可多利用自殺防治中心網站、珍愛生命數位學習網、自殺防治網通訊。
七、結論
自殺防治需要家庭、社區、鄰里等各個網絡共同關懷,發揮珍愛生命「一問二應三轉介」之守門人的精神,關懷家中及獨居之長者,切勿忽略身體疾病伴隨的情緒困擾,適時的關懷與問候,及轉介專業醫療資源,並尋求鄰居及里長之照護與協助,方能預防悲劇的發生,同時加強生理相關衛教、鼓勵家人同住或是建立長者社區外,應更加強長者對自我現狀的正向價值,與老年憂鬱症之預防,俾利降低長者的自殺行為。
八、文獻查證
- 曾光佩、游川杰、楊添圍、黃世傑(2019).從老人自殺危險因子看老人自殺預防之整合性照護.北市醫學雜誌,16,120-133。 https://doi.org/10.6200/TCMJ.201910/SP_16.0013
- 衛生福利部健康署(2017,01月11日).自殺防治自殺新聞事件的省思。https:// 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1897
- 蔡芸芳(2021,3月22日) .老人自殺-長期被忽略的健康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https://forum.nhri.edu.tw/r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