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 透過精密的檢查,確認腦中風的病況,同時也了解發生腦中風的原因。
  2. 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更精確發現腦中風發生之部位,但若有心臟血管手術裝有心臟節律器或其他金屬物質的病人,須先告知醫師以便評估是否合適執行此檢查,並注意有無對顯影劑過敏之風險。
  3. 醫師視病況需求可能會安排其他相關檢查,例如:心臟超音波、24小時心電圖、常規抽血檢查、吞嚥攝影.....等。

為了能夠更精密地確定腦中風的病況, 了解中風的原因病人在住院期間醫師會依病情的需要安排一些檢查,以掌握病情變化,以下簡單介紹一些腦中風病人常接受的檢查。

一、電腦斷層(CT,computed tomography)
是最普及且方便的檢查方法,它就像是腦部的X光一樣,可以看到頭顱內部的狀況,快速且正確地區分是腦出血或腦梗塞。通常電腦斷層在腦出血的早期便能清楚的顯示出血塊的部位和大小;腦梗塞在發病後第一天,電腦斷層上腦組織病理變化不明顯, 檢查目的主要為了排除腦出血的情況。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過程不會感覺不舒服,大約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這個檢查幾乎沒有危險性, 部分病人須打顯影劑,若有過敏史者,要告知醫師與檢查技術員,檢查前需家屬填寫檢查同意書,並全程陪同檢查。
e39e8d7afecaa5f334da878faff7813c.jpg


二、核磁共振檢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是解析度與敏感度較電腦斷層好,通常在早期的腦梗塞、小梗塞或位於小腦或腦幹的梗塞,在電腦斷層圖上不容易看到,但是應用核磁共振就可以清楚顯示出來,對梗塞部位和範圍的界定更清楚。檢查的時間大概要40分鐘至1小時左右,所以不適合緊急狀況或病況不穩定的病人。檢查過程不會有不舒服,但若有心臟血管手術裝有心臟節律器或其他金屬物質的病人,須先告知醫師以便評估是否合適執行此檢查,在執行檢查時若病人不合作、無法配合檢查者,醫師會視需要予施打鎮靜劑,此檢查家屬須填寫檢查同意書,並全程陪同檢查。
49dc20d832b8bd6f22b00897883ac99c.jpg


三、腦血管攝影檢查(angiography)
可清楚看到顱內的血管構造,對於懷疑有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甚至腦瘤血管破裂的病人更是必要的檢查。這是一種侵入性且費用昂貴的檢查,危險性比前兩項高,故病人在檢查前需做審慎的評估。醫護人員會跟您做詳細的解釋,您了解後才填寫同意書,需有家人全程陪同。檢查時由腹股溝的血管放入導管以打入顯影劑,再利用X光等照相方法,看到血管的情形。此項檢查會注射顯影,必要時會麻醉,所以在檢查前 8小時不能吃東西,避免嘔吐;因為傷口容易出血的關係,檢查後 6-8小時傷口必須加壓砂袋,24小時後才可下床活動。
0af4d432cc0f14210b1731963fdbed4d.jpg


四、心臟超音波
心臟超音波檢查主要是用來診斷腦缺血是否由心臟打出血栓流至腦部所造成的,以判斷是腦血栓或腦栓塞。檢查過程不會有不舒服。 少數原因不明的腦梗塞病人(特別是年齡小於45歲者),須接受經食道心臟超音波(簡稱TEE ),才能正確地評估心臟及主動脈弓是否有異常。
c4a99abc486ed38fd43f357a5511e258.jpg


五、頸部與穿顱超音波
頸部彩色超音波可以清楚地顯示血管的大小、走向及血管內有無狹窄,動脈硬化程度(如血管內膜厚度,簡稱IMT)及動脈硬化斑塊的組成與結構。並可藉由聲波的反射,測量血液在頸部與腦部動脈的流速,由速度之快慢,間接得知該血管有沒有硬化或狹窄,以及狹窄的程度;檢查時除了檢查處所塗抹之超音波凝膠覺得涼涼的,並沒有不舒服。
e5715cc57405d3fdf81fdbeef0261fab.jpg

六、腦波
對於腦中風的診斷幫助較小,主要是用來診斷中風後是否造成腦組織受損而引發癲癇,檢查的方法是在頭部貼上許多貼片,檢查過程沒有不舒服;貼片取下後頭髮會黏黏的,洗過頭髮即可改善。
cb2049c573323171d4bce4334b65763c.jfif


七、一般檢查
醫師會視需要為病人做抽血檢查,除了一般的血液檢查、電解質之外,在腦中風中心較常見的包括:血脂肪、血糖及凝血時間的檢查。(心電圖檢查與胸部X光片亦為必要檢查)

八、24小時心電圖
心房纖維顫動有較高機率患有腦中風,為診斷是否為心臟疾病引起之中風,經醫師判斷可安排24小時心電圖檢查,透過可隨身攜帶之簡易型心電圖機,裝置於病人身上,連續監測24小時並儲存數據,利用電腦分析是否有相關心臟疾病,前查前一晚可先洗澡,穿著寬鬆衣物,且上下分開之衣物,女性病人避免穿著連身洋裝及連身內衣,技術員會協助貼上心電圖貼片及導線,監測過程中避免激烈運動、流汗、洗澡、拍打胸部等動作,並請小心保護儀器,避免損壞。
964c3d6209a118d24154750f30bfb8d8.png


九、微小氣泡測試
隱源性腦中風的患者之中,開放性卵圓孔(PFO; patent foramen ovale)是造成中風的重要因子之一。當右心房有血栓形成時,血栓就會透過開放性卵圓孔進入左心房進而流向腦部造成中風,始針對隱源性腦中風的進行詳細篩查,我們會為隱源性腦中風病人安排微小氣泡測試(microbubble test),這是一個極低侵入性檢查(需於上肢施打靜脈留置針),透過靜脈微小氣泡以及腦部血管超音波,可以精確判斷病人是否有開放性卵圓孔的可能性。一旦病人小氣泡測試異常,我們進一步會診小兒心臟科舉行跨專科團隊會議,共同討論病人狀況,並進一步安排相關攝影檢查來診斷開放性卵圓孔並執行關閉術。

十、基因檢測
腦中風是造成國人死亡與殘疾的最重要病因,而腦部小血管疾病也是常見造成腦中風的原因之一,造成腦部小血管病變的原因有許多,其中最常見的是NOTCH3 基因變異引起的「自體顯性腦動脈血管病變合併皮質下腦梗塞及腦白質病變」(CADASIL),台灣人最常見的NOTCH3 變異位點為 R544C,可透過抽血檢測觀察R544C有無變異。

十一、其他檢查
此外醫師會依少數病人的特殊需求安排其他檢查,例如 : 吞嚥攝影、核醫腦血流灌注檢查、血液的凝血蛋白功能、自體免疫疾病血液中的相關抗體等。

十二、結論
腦中風會因為阻塞位置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症狀,醫學技術進步,透過影像、抽血等檢查可更精確診斷腦中風,藉由藥物控制、復健運動並改變生活型態,預防腦中風再次發生。

十三、參考資料
  1. America Heart Association.(2023).Holter Monitor.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heart-attack/diagnosing-a-heart-attack/holter-monitor
  2. 台中榮民總醫院(2023年6月26日).急性腦中風之醫療照護。常見檢查項目。https://www.vghtc.gov.tw/UnitPage/RowViewDetail?WebRowsID=977685f5-37a5-446c-93fe-5858b256bfcf&UnitID=642b65b8-ac30-4ef9-86de-dc3af9211d3e&CompanyID=e8e0488e-54a0-44bf-b10c-d029c423f6e7&UnitDefaultTemplate=1
    簡易測驗
    讓我們進行測驗,以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評語
    統計結果不開放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神經內科
    發表人
    楊欣宜
    單位
    中榮護理衛教
    英文名稱
    Common examination items for stroke
    分類
    疾病
    科別
    神經內科
    癌症照護
    建立
    2024-10-20 15:40:10
    最近修訂
    2024-11-10 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