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 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血壓控制原則不同。
  2. 缺血性腦中風在未使用血栓溶解劑情況下血壓需控制在<220/120mmHg,若有使用血栓溶解劑情況下,血壓應控制在≦180/105mmHg以減少出血風險。
  3. 若為出血性中風,一般建議收縮壓控制<140mmHg。

一、急性腦中風血壓控制原則
急性腦中風血壓控制的原則因中風類型(缺血性中風或出血性中風)以及患者的臨床狀況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原則:
  1. 缺血性中風 (Ischemic Stroke)
    1. 在沒有使用溶栓治療的患者:通常只有在血壓非常高時才考慮降低血壓(例如,收縮壓 > 220 mmHg 或舒張壓 > 120 mmHg)。這是因為血壓過低可能會減少腦灌注壓,進一步加重腦缺血。
    2. 在使用溶栓治療的患者:在靜脈溶栓治療(如使用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之前,血壓應降至收縮壓 ≤ 185 mmHg 和舒張壓 ≤ 110 mmHg。治療後,目標血壓應維持在 ≤ 180/105 mmHg 以減少出血風險。
  2. 出血性中風 (Hemorrhagic Stroke):對於出血性中風(例如腦內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血壓控制的目的是減少出血進一步擴大的風險。一般建議將收縮壓控制在 140 mmHg 左右,尤其是在患者意識狀態不清、腦疝的風險較高時。但血壓不應降得過低,以免影響腦灌注壓。
  3. 個體化治療:血壓控制的策略應考慮患者的整體臨床情況,包括中風類型、時間、腦灌注狀況、合併疾病(如心臟病、慢性高血壓)、以及治療反應。必須在醫療專業人員的監督下進行密切監測和調整。
二、結論
急性腦中風患者的血壓管理應根據中風的類型和患者的具體狀況來制定,並需隨時調整以達到最佳療效。

三、參考資料
  1. 陳右緯、張庭瑜、程遠揚、劉濟弘、陳柏霖、黃國倫、宋岳峰、蘇慧真、陳睿正、周正亮、陳文翔、陳適卿、鄧復旦、陳柔賢、李俊泰、鄭建興 (2021)‧2021年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腦中風後痙攣治療指引‧台灣中風醫誌,3(1),1-27。https://doi.org/10.6318/FJS.202103_3(1).0001
  2. Diji, K., Zhicheng, X. (2020).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troke: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1(20), 7609. https://doi.org/10.3390/ijms21207609
    簡易測驗
    讓我們進行測驗,以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評語
    統計結果不開放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神經內科
    發表人
    楊欣宜
    單位
    中榮護理衛教
    英文名稱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acute stroke?
    分類
    疾病
    科別
    神經內科
    癌症照護
    建立
    2024-11-02 04:45:47
    最近修訂
    2024-11-21 18: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