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 雷諾氏現象是一種臨床症狀,容易發生在手指與腳趾。
  2. 雷諾氏現象常出現末端血管收縮、血流變慢,出現發麻、發冷與緊繃的感覺。
  3. 雷諾氏現象應注意保暖及皮膚保溼、戒菸、運動、每日養成檢查手指與腳趾的習慣、保持心情愉悅,按時用藥及返診。

一、定義:
雷諾氏現象是一種臨床症狀,主要是因人體的血管在遇冷、情緒緊張、激動或壓力增加時,血管因收縮導致皮膚顏色會先變蒼白,之後因組織缺氧而變成青紫色,最後因回溫,血液再度流通而轉變為紅色的現象,這些現象又被稱為雷諾氏三部曲,為典型的雷諾氏現象,但有些病人的症狀不典型,只有變白色或變青紫色。目前至少需要有二種顏色的變化才會被醫師診斷為雷諾氏現象。通常容易發生在手指與腳趾,但鼻頭、耳朵、乳頭或膝蓋等部位也可能會發生。    
 
二、好發族群:
男生與女生發生的比例為1:3~4,在任何年齡層都會發生,但以15~40歲的女性為多數。
 
三、分類:
  1. 原發性:原因不明。
  2. 次發性:
    1. 環境與職業因素:低溫環境引起凍傷、接觸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縮寫:PVC)或長期使用電鑽、鐵鎚等震動器械。
    2. 血管性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又稱為柏格氏症,是一種造成中小動脈與靜脈發炎或形成血塊的血管疾病)或血管阻塞性疾病。
    3. 藥物:干擾素α-2b(Interferonα-2b)、麥角胺(Ergotamine)、擬交感神經藥物(主要治療心血管疾病、過敏反應或支氣管哮喘等)或化學治療藥物(Cisplatin克莫抗癌注射劑、Bleomycin撲類惡注射劑)。
    4. 罹患風濕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全身性進行性硬化症(又稱硬皮症)、皮肌炎、乾燥症、混合性結締性組織疾病等。
 
四、症狀:
雷諾氏現象是指或趾末端的血管收縮、血流變慢,出現指或趾末端發麻、發冷與緊繃的感覺,等血液回流時則會出現腫脹、刺痛、發暖或搏動感。通常由單一手指開始,再蔓延到其它手指,會呈現對稱性的分佈,常發生在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一天可能發作數次,每次的時間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皮膚顏色變化通常在手指或腳趾等部位回暖後的15至20分鐘緩解,通常次發性雷諾氏現象的血管痙攣症狀較為嚴重,肢端容易發生缺血性潰瘍或壞疽,若未經妥善照護,細菌入侵,可能會引起感染。
efe263d925fb9777c2da3ed0af86b913.png
圖片來源:Chiou, 2021
 
五、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雷諾氏現象反覆發作易造成皮膚潰瘍、內臟器官的血管收縮,影響心肺功能,甚至造成指(趾)壞死或內臟血管阻塞,所以,有雷諾氏現象的人需要注意日常的保養,方法如下:
  1. 保暖:最重要也最有效果。
  2. 保養皮膚:雷諾氏現象的病人因血液循環不好,皮膚偏乾燥,容易出現裂傷,一旦產生傷口就不容易癒合,所以,平常應注意皮膚的保養。
  3. 緊急就醫情況:當手指或腳趾末梢持續發紫,並逐漸變黑或是當手指或腳趾末梢的潰瘍傷口出現紅、腫、熱、痛或化膿。
  4. 選擇洋蔥式多層次穿著。衣物、襪子與鞋子不宜過緊,避免阻礙血液流通。
  5. 天氣寒冷或進入冷氣房,必要時可戴帽子、戴手套、穿著棉或羊毛織品的襪子及使用頭巾或圍巾包蓋臉與耳朵。
  6. 做家事、清洗碗盤或蔬果宜戴橡膠手套與使用溫水。
  7. 取冰涼飲料,建議戴手套或使用小毛巾、衛生紙包覆瓶身或杯子。
  8. 洗澡時,水溫不要太冷。
  9. 睡覺時,如果手腳容易冰冷,可戴手套及穿襪子睡覺。
  10. 使用中性肥皂洗澡或洗手。
  11. 修剪指甲必須小心,每日養成檢查手指與腳趾的習慣,觀察有無出現傷口,若有出現傷口須保持乾淨,以紗布或OK繃覆蓋,不可以自行塗抹標示不明的中草藥。傷口如果出現紅腫或化膿等情形,需要就醫處理。
  12. 戒菸:抽菸會使用血管收縮,導致血流減少,而且在抽菸的20分鐘內,體內溫度會下降1℃,加重雷諾氏現象的發生與傷害,所以,強烈建議有抽菸的病人必須戒菸,幫助雷諾氏現象症狀的控制。
  13. 保持心情平穩與愉悅,避免過度緊張或激動。
  14. 保持運動,可幫助血管擴張,增加血流流通。
  15. 配合醫師的藥物治療。
  16. 如接受手術須加強保暖,減少末梢冰冷、發紺。
 
六、結語:
雷諾氏現象是一個屬於血管缺血性變化的臨床症狀,一般來說,原發性雷諾氏現象預後較為良好,部分病人在多年後症狀可能會呈現緩解狀態,但如果是次發性雷諾氏現象則可能與風濕免疫疾病有相關,不會自行緩解,需要配合醫師的檢查與治療。不過,無論是原發性或次發性雷諾氏現象,都需要靠您的日常生活照護,例如:保暖、皮膚保養、戒菸等,並配合門診追蹤與醫師的治療,才能使症狀獲得控制。
 
七、參考資料:
  1. Fredrick, M. (2021). Treatment of Raynaud phenomenon: Initial management. UpToDate. Retrieved Mar 21 , 2022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treatment-of-raynaud-phenomenon-refractory-or-progressive-ischemia?search=Treatment%20of%20Raynaud%20phenomenon:%20Initial%20management&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2~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2
    簡易測驗

    讓我們來進行測驗,以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評語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免疫風濕科
    發表人
    陳湘君
    單位
    中榮護理衛教
    英文名稱
    Raynaud's Phenomenon and Care
    分類
    疾病
    科別
    免疫風濕科
    癌症照護
    建立
    2024-01-20 14:53:14
    制訂日期
    2002-07-06
    最近修訂
    2024-02-18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