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學習導尿管自我照顧技巧,包含清潔方法及固定導尿管技巧,以確保衛生並降低感染風險。
- 了解導尿管的注意事項,包括不扭曲、拉扯或受壓,以確保正常功能,並避免碰觸地面,以防止尿液逆流造成感染。
- 學習觀察尿液的顏色、量及性狀,以及定期倒掉尿袋中的尿液,以維持良好的尿液排泄,並保持足夠水分攝取,選擇有助尿液呈酸性的食物。
- 知道返院診療的警訊。
一、前言
尿管是維持排尿的重要途徑,您的細心照顧與清潔可以讓尿管保持通暢,可降低發炎及感染的機會。
二、存留導尿管放置位置
- 經由尿道插入:導尿管固定於大腿內側邊,再接小尿袋;臥床之男病人可固定於下腹部,女病人固定於大腿內側,再接大尿袋,如圖一。
- 膀胱造口:由肚臍下,恥骨聯合上位置插入導尿管固定於大腿外側邊,再接大尿袋,如圖二。
圖一、經由尿道插入
圖二、膀胱造口
三、需要放置導尿管常見之原因
- 男性攝護腺肥大引起尿液滯留。
- 長期糖尿病引起神經性膀胱病變。
- 脊髓或腦部受傷,造成排尿困難。
- 手術後暫時性存留導尿管放置,以解決排尿問題,必要時再依醫師指示更換或移除。
- 因結石、腫瘤、或發炎引起尿道狹窄無法自行排尿。
- 重症、急性腎損傷等需要密切紀錄尿量的病人。
四、存留導尿管居家之自我照顧
- 可自行下床活動者請準備毛巾及紙膠布,清潔方法如下:
- 每天洗澡時,以淋浴方式沖洗尿管。
- 洗澡後以清潔乾毛巾擦拭乾淨。
- 以紙膠布重新井字法固定尿管,如圖三。 圖三、井字法固定尿管
- 無法自行下床,需要他人協助者請準備肥皂或沐浴乳、毛巾、水盆、布單(防水布單或看護墊)、紙膠布,清潔方法如下:
- 洗手。
- 將防水布單或看護墊鋪於臀部下。
- 女性將會陰部打濕,撥開陰唇後塗抹肥皂或沐浴乳,用溫水清洗後,以清潔毛巾將水分拭乾。
- 男性龜頭及會陰部分打濕,撥開包皮塗抹肥皂或沐浴乳,用溫水清洗後,以清潔毛巾將水分拭乾,將包皮復位。
- 重新固定好尿管位置。
- 將防水布單或看護墊移除。
- 洗手。
- 膀胱造口存留導尿管者請準備10%水溶性優碘、小瓶滅菌生理食鹽水、3×3吋Y型紗布、滅菌棉籤、紙膠布,清潔方法如下:
- 洗手。
- 以滅菌棉籤沾10%水性優碘消毒造口處皮膚,並停留2分鐘,消毒方式,如圖四。
- 以滅菌棉籤沾生理食鹽水,拭去優碘。
- Y型紗布覆蓋造口處再以紙膠固定即可。
- 重新固定好尿管位置。
- 以上方法每日可做1-2次。
圖四、消毒方法
五、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 尿袋應低於膀胱、不可碰觸到地面,協助下床或翻身時,應夾住尿管,以防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如圖五。
-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污染,且尿液出口處應隨時關閉。
- 尿管不可扭曲、拉扯或受壓,以防出血、阻塞。
- 無水份限制者,每天可攝取水量至少2000cc,以避免感染及尿路阻塞。可多進食葡萄、西瓜、蘆荀、柑橘食物有助尿液呈酸性,減少尿道感染機會。
- 尿袋的尿量1/2-2/3滿時應倒掉,倒尿時勿將尿袋出口碰觸尿液收集桶,並觀察尿量、顏色及性狀,如圖六。
- 長期存留矽質導尿管,一般而言是一個月更換;若尿管滑出、尿管污染、尿管阻塞或尿管破裂,則隨時更換。可由居家護理師或在醫院、診所執行。
- 尿袋一般隨尿管更換,若有沉澱雜質阻塞現象,可每天擠壓尿管,視需要更換尿袋,如圖七。
- 清潔會陰部時勿來回擦拭。
- 導尿管固定要左右兩側輪流替換,每天至少更換一次。
圖五、尿袋固定方法
圖六、尿袋倒尿方法
圖七、尿管擠壓法
六、什麼情況需要返診治療?
- 發燒、發冷、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 尿道口有燒灼感、尿液混濁、血尿、膿尿、尿道口有炎性分泌物(膿液)增加。
- 尿量減少、膀胱脹滿、尿管阻塞不順暢。
- 膀胱造口處有膿狀分泌物。
七、結論
居家照護存留導尿管需細心照顧與清潔,保持尿管通暢,可避免泌尿道發炎,減少感染發生,若是突然的發燒、尿道疼痛或血尿,應立即就醫。
八、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