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間接導尿是需要多練習,可由病人自己或照顧者施行。
導尿次數:平均4~6小時導尿一次,儘可能睡前導尿一次,可避免半夜因膀胱膨脹而影響睡眠。
若有多次導尿量都超過300㏄以上,表示餘尿量過多,應回院診治。
一、何謂間歇性自我導尿法
係指病人在白天約每4~ 6小時自行導尿一次或在上完廁所後自行導尿,將膀胱內的餘尿排出。此方法可使病人免去長期攜帶導尿管的煩惱,幾乎所有病人在經過教導和練習之後都能自行完成,少數病人則需要家人或看護協助。
二、適應症
無法自行排空尿液的病人均可使用間歇性自我導尿法,可由病人自己或照顧者施行。
三、目的
減少尿瀦留及尿路感染,並評估膀胱排尿功能。
四、準備用物
12或14號單次導尿管(拋棄式)。
肥皂。
潤滑劑。
鏡子。
棉棒。
量杯。
五、男性導尿步驟
未導尿前先自行排尿並記錄排尿量。
再用肥皂洗淨雙手 (圖一)。
將導尿管放在身邊並塗好潤滑劑,並備妥量杯 (圖二)。
圖一 洗手 圖二塗抹潤滑劑
使用中性肥皂及清水將陰莖清洗乾淨,然後用棉棒擦乾(圖三)。 圖三 洗淨陰莖後擦乾
採坐姿。
以左手持陰莖與身體垂直或尿道口朝上露出尿道口。
以右手拿尿管的前端,緩緩的將導尿管放入約20公分,至尿液流出(圖四)。
圖四 右手拿尿管的前端,緩緩的將導尿管放入約20公分 圖片來源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KPLwjdYscU (男性間歇單次導尿影片)
以左手固定並壓住導尿管,預防導尿管滑脫及尿液流出,先取量杯置尿管口下使尿液流出,以右手壓迫下腹部膀胱部位使尿液流出。
導完尿後,緩慢拔出導尿管,邊拔尿管邊壓膀胱,使膀胱的尿液流乾淨。
正確記錄每次自行解尿和導尿的時間,及導出的餘尿液的量。
六、女性導尿步驟
未導尿前先自行排尿並記錄排尿量。
用肥皂洗淨雙手。
將導尿管放在身邊並塗好潤滑劑,並備妥量杯。
用清水將外陰部洗淨,鏡子放置前方確定尿道口位置。
坐在床上或馬桶上,採屈膝坐臥。
以清水由前向後清洗外陰部及尿道(圖五),然後用棉棒擦乾,坐馬桶上屈膝,再放鏡子。
圖五 外陰部清洗淨 圖六 放入導尿管約5~7公分
圖片來源參考:http://www.youtube.com/watch?v=4KbrtLpfCcs (女性間歇單次導尿影片)
以左手食指及大拇指分開大陰唇,從鏡子中看到尿道口,以右手將導尿管向肚臍的方向插入尿道口,放入約5~7公分,直到看到尿液流出(圖六)(若無尿液流出表示插入部位錯誤則應重新更換一條新的導尿管,依同上方法執行)。
以左手固定並壓住導尿管,預防導尿管滑脫及尿液流出,並壓迫腹部膀胱部位使尿液流出。
導完尿後,緩慢拔出導尿管,邊拔尿管邊壓膀胱,使膀胱的尿液流乾淨。
正確記錄每次自行導尿的時間及餘尿量。
七、注意事項
導尿次數:平均4~6小時導尿一次,儘可能睡前導尿一次,可避免半夜因膀胱膨脹而影響睡眠,若自行解出尿量加導出量超過500㏄,則應縮短導尿間隔時間並增加導尿次數。
注意尿液變化,若尿液顏色或氣味改變,或有尿液混濁情形,可請教醫護人員。
每日導尿者應每月定期做尿液檢驗。
若有多次導尿量都超過300㏄以上,表示餘尿量過多,應回院診治。
建議多喝梅子汁及蔓越莓汁,以酸化尿液來降低尿路感染機會。
每日平均水分需攝取2500ml至3000ml。
如有發高燒或背部疼痛,請至急診就診。
八、結論 間歇性自我導尿法是針對可自解小便但卻無法自解乾淨的病人,用此方法將膀胱內的餘尿排出,以預防泌尿道感染,導尿的次數將由醫師建議,並依個人狀況來執行,藉由衛教單張掌握正確自我間歇性導尿技術,並能注意返家照護重點事項,可大幅度降低泌尿道感染問題。
九、參考文獻
林淞坊、陳麗婷、張郁琪、鄧雪妹(2021).以多元教學策略提升脊髓損傷病人照顧者執行膀胱訓練正確率.新臺北護理期刊,23(2),101–112。
蔡亞芸、陳雁梅、謝佩珊、許晴茹、劉月敏(2021).應用PRECEDE模式降低導尿管相關之泌尿道感染密度.高雄護理雜誌,38(3),22-35。https://doi.org/10.6692/KJN.202112_38(3).0003
Balhi, S., & Mrabet, M. K. (2020). Teaching patients 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sation: Key points. British 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 25(12), 58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