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脊椎手術後,需穿戴好背架再下床活動。
- 術後應避免彎腰、扭轉背部、提重物,平躺、側臥、翻身及坐立時,需注意背部保持平直。
- 傷口應保持清潔乾燥,若有發燒、紅、腫、滲液情形,應返回門診求治。
一、脊椎的構造
脊椎包含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及尾椎,當他們正常排列時,身體是一個正常的位置,體重會平均分配在脊椎上。
二、手術前準備
- 為了更確定背痛的原因,醫師可能會建議照X光,做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如圖一、圖二。
|
圖一 電腦斷層檢查 |
圖二 磁振造影檢查 |
- 醫師解釋病情後填妥手術同意書。
- 完成麻醉訪視並填寫麻醉同意書。
- 視需要填妥自費同意書。
- 手術前要完成胸部X光、心電圖、血液檢查。
- 醫療人員會教你做深呼吸和有效性咳嗽,促進肺部擴張。
- 依脊椎術式不同,視情況依麻醉部ERAS行程(術後加速康復),手術若為第一台刀,晚上12時須禁食,但可喝水及運動飲料;若為等候通知,則手術當日早上8點禁食,可喝水及運動飲料。若未依照ERAS行程,禁食時間依護理師指示,午夜後禁食禁水、禁口香糖與檳榔,手術當日早上打上靜脈點滴。
- 手術前須停止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住院時應告知醫師停藥時間。
三、手術後須知
- 手術後傷口處如有引流管,請放於手術部位同一側並避免牽扯或拉出。
- 針對手術後傷口疼痛,醫師會開立口服止痛藥給您定時服用;若服用止痛劑超過1小時疼痛仍未改善時,請告知護理師評估您的狀況,必要時可使用其他止痛劑。
- 手術後護理師會教導及協助您圓滾木式翻身,至少每2小時須翻身,預防脊椎受傷,避免皮膚發紅。
- 平躺時,可用枕頭抬高腿部,以放鬆背部肌肉,減少疼痛,如圖三。
|
圖三 平躺姿勢 |
- 側躺時須維持脊椎成一直線,可彎曲雙腿、背後放一顆枕頭支撐,如圖四。
|
圖四 側躺姿勢 |
- 手術後下床前穿上背架,預防椎間盤脫位。
- 手術後進食須搖高床頭坐起,嚴禁採躺臥姿勢飲食,預防嗆咳及噎到。
- 背架穿著步驟(如圖五至圖十一,以標準型背架為例)。
背架穿著方式 |
|
|
圖五 先採平躺 |
圖六 側躺放入背架 |
|
|
圖七 拉出另一側背架 |
圖八 背架上方束帶對齊胸部下方 |
|
|
圖九 黏上腹部黏扣帶 |
|
|
圖十 下方束帶對齊腸骨嵴位置 |
圖十一 直立支架貼住脊椎兩側 |
- 依照醫師指示逐漸恢復以前的工作及活動。
- 出院後傷口未痊癒,不可做對傷口有牽扯或壓力的動作,避免彎腰。
- 選擇穩固的椅子,高度以雙腳可平踏地面為準,避免雙腳交叉。
- 適當的運動能加強肌肉的彈力、保持背部在穩定平衡的位置。有下列四種運動:
- 足背屈曲運動:足背向上拱起維持5秒,足背向下維持5秒後放鬆,如圖十二。
|
圖十二 足背屈曲運動 |
- 直膝抬腿運動:平躺,將腳板往上彎,腿打直、用力往上抬,維持5秒後放下,如圖十三。
|
圖十三 直膝抬腿運動 |
- 拱橋運動:雙膝彎曲平躺在床上,慢慢將臀部抬起再慢慢放下,如圖十四。
|
圖十四 拱橋運動 |
- 梨狀肌伸展運動:平躺,右腳膝蓋彎曲,右腳彎曲往對側方向做伸展,如圖十五。
|
圖十五 梨狀肌伸展運動 |
- 脊椎手術復健運動衛教影片QR Code:
四、恢復期居家護理
- 翻身、下床、提重物、撿東西及上下樓梯等生活起居,要注意維持腰部平直避免彎腰。
- 傷口拆線前,請避免食用酒類或當歸、人參等中藥材燉補食物,傷口拆線三天後可開始洗澡,進出浴室須特別小心放慢速度,避免再次滑倒受傷。
- 要依自己的耐受程度增加您的活動量,要有足夠的休息,勿過度勞累。
- 醫師許可後才能開車、工作,一年內要避免頸、腰、背過度勞累,以防止復發。
- 依醫師指示背架需穿著3-6個月。按時依醫師指示返院門診追蹤,如有下列情況發生,應立即來電04-23592525轉病房分機6075,或24小時服務的「醫療諮詢專線」04-23741353。
- 傷口有紅、腫、熱、痛等發炎情形。
- 傷口有分泌物流出。
- 背部再受到外傷和撞擊。
- 下肢突然無力或沒有感覺。
- 疼痛困擾。
五、結論
手術後傷口未痊癒不可做任何牽扯動作,避免彎腰,下床須穿著背架維持至少3-6個月,可做適當的運動加強肌肉力量,恢復期需注意慢慢增加活動量。
六、參考文獻
- 馮容芬(2021).神經系統疾病之護理.於劉雪娥總校閱,內外科護理(八版,121-125頁).華杏。
- 袁素娟(2021)‧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於劉雪娥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八版,566-568頁)‧華杏。
- Landauer, F., & Trieb, K. (2022). An Indication-Based Concept for Stepwise Spinal Orthosis in Low Back Pai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iteratur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11(3), 510. https://doi.org/10.3390/jcm110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