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神經肌肉疾病,可能出現的症狀有:控制眼部、臉部、咀嚼、吞嚥、四肢或呼吸等肌肉無力情形。
- 眼肌型重症肌無力會使眼部肌肉無力,如:複視、眼皮下垂,超過一半的病人初發症狀為眼瞼下垂、眼球活動麻痺或視力模糊。
- 目前治療重症肌無力的方法包含口服藥物、血漿分離治療、注射免疫球蛋白,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會反覆發生,需按時服藥,不可任意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
一、重症肌無力介紹
為自體免疫的神經肌肉疾病,因神經無法有效把訊號傳至肌肉,而影響肌肉功能,因而出現無力的症狀,例如控制眼部、臉部、咀嚼、吞嚥、四肢或呼吸等肌肉。女性好發年齡為20~40歲、男性好發年齡為50~60歲,約10%會出現胸腺瘤。
二、症狀表現
分為眼肌型無力與全身型肌無力,約一半的病人會在兩年內進展成全身型肌無力症,在早起時無力症狀較輕微,黃昏時和活動後無力症狀會變嚴重;由於面部肌肉受到侵犯面部的活動與表情會發生改變,例如:眼瞼下垂、面無表情、本來要露出笑容,但看到的是張牙露齒狀。
三、類型與常見症狀
- 眼肌行重症肌無力:眼部肌肉無力,例如:複視、眼皮下垂,超過一半的病人初發症狀為眼瞼下垂、眼球活動麻痺或視力模糊。
圖片取自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Hant/image-vector/diplopia-double -vision-test-exam-brain-2124105089
- 全身性重症肌無力:除了眼部肌肉無力,還會出現臉部、頸部、四肢、軀幹、甚至咀嚼和吞嚥肌肉與呼吸肌的無力,若影響到呼吸肌肉,則可能發生呼吸衰竭,造成重症肌無力危象,而需要呼吸器治療。
四、治療方式
一旦確定是重症肌無力症後,會先採藥物治療來控制症狀,再依病人臨床症狀表現的不同,會建議手術將胸腺切除、做血漿分離療法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治療
方式
|
|
副作用 |
費用 |
口服
藥物
|
僅使用口服藥物治療:
◆美定隆(Mestinon):又稱大力丸,增加肌肉的力量。
◆口服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調節免疫功能,改善肌肉無力症狀。
|
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唾液、淚液及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全身型肌無力效果差。 |
健保 |
口服藥物+血漿分離治療 |
口服藥物搭配血漿分離療法:
◆短期血漿分離術:類似於洗腎的方式,在血管內插入導管,將自身血液引流出後,去除引響肌肉的有害物質,在將自身血液流回體內。
|
低血壓、低血鈣,低白蛋白、血腫、滲血、導管感染。 |
部分負擔白蛋白 |
口服藥物+免疫球蛋白注射 |
口服藥物搭配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打點滴的方式,中和活躍的抗體,調節免疫功能。
|
副作用少但嚴重,腎衰竭、腦梗塞。 |
自費負擔免疫球蛋白 |
五、照護注意事項
- 藥物注意事項:
圖片取自: https://www.irasutoya.com/p/seasons.html
- 就醫時主動向醫護人員告知為重症肌無力的病人。
- 按時服用藥物,不可任意增加或減少藥量。
- 飯後或與牛奶一起服,可以降低對胃的刺激,避免與果汁及咖啡一起服用。
- 飲食注意事項:
- 進食質地較軟的食物,選擇易咀嚼及吞嚥的食物。
- 省力的方式處理食物,如將食物處理成較小的碎片。
- 採少量多餐。
六、結論
重症肌無力病人的症狀常會起起伏伏的,無力症狀通常是持續運動一段時間後較明顯,傍晚或晚上會出現症狀加重的情形,在休息一段時間後,症狀便會減輕。病程的變化也是因人而異,有人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病情變化很大,但只要配合醫囑治療,病況則會維持穩定。
七、參考資料
- 陳品蓉、徐雅含、黃永銓、陳彥銘、張哲誠、邱浩彰、劉人瑋(2021)‧醫病共享決策於重度肌無力症‧台灣醫學,25(1)118–122。https://doi.org/10.6320/FJM.202101_25(1).0012
- 馮容芬(2021)‧神經系統疾病之護理‧於劉雪娥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八版,186-189)‧華杏。
- 楊舒媚、蕭名彥、王亭貴(2021)‧重症肌無力症吞嚥障礙的處理‧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65(4)58-63。